人類在建立文明以前,就飽受結石病的困擾。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、印度、希臘和羅馬等醫學文獻都曾提到結石疾病。
— 1 —
結石的發現
人類發現最早的尿路結石,可追溯到公元前4900年。1901年,歐洲考古學家Smith在一座埃及古墓中發現1枚膀胱結石,來自于1位10多歲的埃及男孩骨盆內。結石為黃色,有明顯的成層結構,核心為尿酸,外層為草酸鈣和磷酸鎂餒。
后來,這具尸骨一直被存放在英格蘭博物館。但在1941年遭遇空襲被毀壞。
1952年,在一座公元前3400年的埃及古墓中,考古學家在一具男性尸骨內發現3枚腎結石,重量分別為24g、20g、12g,其外層為磷酸和尿酸鹽混合物。迄今為止,這是發現最早的腎結石。
— 2 —
取石術的發展
嘴吸—手摳—切石術
古埃及進入奴隸社會時期,僧侶兼管為人除災祛病,宗教與非宗教的經驗醫學混為一談。他們認為生病就是被鬼怪附體,利用催吐、下泄、灌腸、利尿等方法祛病消魔。有時會有結石排出。
公元前2700年,古代埃及人開始將死后尸體制成木乃伊,在長期制作木乃伊的過程中,積累了一定的解剖學知識,并發現了膀胱結石,但認為這是神靈對人的懲罰。后來,他們探索了許多簡單離奇的治療方式,《Ebers Papyrus(紙草文)》文中就曾記載僧侶用嘴成功吸取出結石。
當時的尿道取石術非常簡單粗暴。他們用口徑很粗的木條或者軟骨反復用力擴張尿道,并用手指在直腸內將結石推向會陰,直至從尿道外口能夠摸到結石為止。
公元前6世紀,印度御醫Sushruta在《妙文集》中首次記載用夾板通過尿道取石。他嘗試用Steinschnitt(切石)治療膀胱結石,即經會陰正中切開取石。不過,死亡率很高,只有在統治者同意后方可進行。后來這種“切石術”被傳到了希臘。
公元前4世紀,古希臘人亞歷山大里亞(Alexandria)首次提到,將膀胱結石粉碎后可使結石的清除更容易。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曾描述過膀胱結石的五個病狀是:①排尿痛;②尿滴瀝排出,尿不暢;③因結石引起膀胱潰瘍,尿有血色;④膀胱炎癥;⑤尿中排出砂粒。
Hippocrates曾描述過如下手術:引流結核性或非結核性腎孟膿腫;切開腰部腫物(因結石所致腎膿腫);引流因腎盂腎炎引起的急性腎梗阻。雖然希波克拉底描述了手術,但無法確定其是否給腎結石患者實施過手術。
金剛鉆與瓷器活兒
公元前247年,Alexandria發明了碎石刀(Lithotomus)。它是一根金屬棒末端附著鉆石所做成的器械,專門被用來粉碎一些不方便從腹部切口直接取出的結石。
Celsic法與青銅導尿管
公元50年,當時羅馬帝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之一,羅馬百科全書編纂者,賽爾蘇斯(Aulus Cornelius Celsus)更為詳細地描述了經會陰切口的“Steinschnitt”術,這種方法被稱為Celsic法。
Celsic法步驟如下:術者將左手食指和中指伸人患者肛門,在下腹部用右手和肛內手指進行雙合診,將膀胱結石盡量下推至膀胱頸部,然后在會陰部行月牙形切開,切口兩端接近股部并與肛門接近,切口主要在會陰左側。在切口深部橫行切開,直至切開膀胱,引尿流出。要求切口大于結石,否則取石時可能撕裂膀胱并形成瘺道。切開膀胱后,用右手指試觸結石,如果結石較小,可用肛門中的手指將結石推出。如果結石大,則用鉤子將結石拉出。這種手術亦稱“小器械手術”。
同時,Celsus推薦用青銅制作的導尿管,大小以適合病人使用為宜,15個手指的寬度是用于男性病人最長的導尿管尺寸。除青銅外,早期的導尿管也由銀和黃銅等金屬制成的。有時,也用紙、燈芯草、牛或鹿等動物的角、浸泡過蜂蠟的布料、經過鉛和亞麻油處理過的羚羊皮在銀模條上定型后來做導尿管。
2世紀,蓋倫(Claudius Galenus of Pergamum)進行許多大膽創新的手術,其中就包括切石術。蓋倫把所有的腎臟疾病均稱為“腎炎”(Nephritis),認為腎結石是腎臟膿腫、潰瘍形成或者出血的后果。他建議應用酒、蜂蜜、歐芹和黃篙籽來治療尿路結石。
當時的取石術是在沒有麻醉、沒有無菌觀念、沒有消毒劑的情況下進行的,對患者非常痛苦,死亡率很高。通常在患者家里施行手術。術前,患者被清洗和放血。據認為,放血能使病人激動,并降低對疼痛的敏感性。膀胱被切開后,病人感到尿液從會陰部切口漏出,原有的膀胱刺痛感覺消失了。當時無法縫合傷口,取石者用攪拌后的爛泥草灰封住傷口,然后囑患者兩腿夾緊,等待傷口自愈。泌尿外科的截石位,就是源于當時為了方便經會陰切口取石而采取的體位。
陰莖鉆洞
10世紀,阿拉伯醫生阿布卡西斯(Abulcasis)用鐵造了一把取石刀——Michab,呈三角形,末端尖銳,一端有木把手。用它可以取出能摸到的、小的尿道結石。操作時,用小帶條綁住陰莖的近端,以防止結石滑回膀胱,然后用Michab在陰莖表面對準結石旋轉鉆洞,再擠壓陰莖以便使結石粉碎,隨后結石碎片通過排尿將其沖出體外。
阿布卡西斯還設計了一種類似現代手術刀具的器械——Nechil,操作時,用Nechil刀在患者肛門與睪丸之間、結石的上方做一橫切口,然后用手指在直腸內將結石擠出來。
探子—無創碎石—結石醫院
16世紀,小器械手術逐漸發展成大器械手術,增加了擴張尿道的探子和鉗子。大器械手術中,將男性尿道擴張后,經尿道將結石鉗出。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從會陰切口中切開尿道,然后擴張尿道,鉗出結石。
曾被譽為“皇室取石者”的法國Collot家族,八代人都是專業的取石者。1754年,Phillips Collot的兒子曾為路易十五做過手術。據記載,這一家族所用方法屬于“大器械手術”。
1635年,維也納的Dominicus de Marchetti 第一次為腎結石患者做腎切開手術。手術第一刀就引起了大出血,于是停止手術,并用紗布填充傷口。第二天他重新打開傷口并取出結石。然而,術后切口不愈,并出現尿瘺。三個月后,妻子為其傷口換藥時,又取出一顆棗核大的結石。10年后復查發現,傷口周圍長滿了結石,尿路感染明顯。
在取石術的發展過程中,人們希望提高手術效率以減少出血和患者痛苦。1698年,Jacque為多名外科醫生進行了會陰部旁切開(即不在中線)取膀胱結石的示范手術,1分多鐘取出結石,而英國Chesselden則用了53秒,這個時期的經會陰取石術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。
18世紀中葉,人類歷史上首次膀胱碎石術由Heurteloup在英國成功地完成。當時,他用敲擊法將膀胱結石夾碎后分別經尿道取出,不需要從會陰或者恥骨切開,隨后沖洗,將碎石排出來。
1753年,Come在巴黎開辦了一個結石醫院,長期從事普通外科工作。他發明了一種直導管,在端部有一孔,從孔內穿出導管內的尖頭芯子,從會陰部的切口中將此直導管經尿道球部插入膀朧,然后在恥骨上做切口。當尖頭芯子穿出導管,即可刺破膀胱前壁。手術者擴大刺破口即可進入膀朧,完成恥骨上膀胱的切口。
自18世紀中后期起,膀胱取石術由普通外科醫師進行手術。
— 3 —
結 語
早期取石術的發展,看似一幕幕的荒誕,恰是人類最真實的一面。
取石方式由最原始的嘴吸手摳,到粗暴的有創切石術,再到簡單的無創取石;取石者從僧侶、修道士和四處游蕩的江湖術士,到醫生,再到普通外科醫師;取石地點從修道院和私人住處等,發展到結石醫院,幾千年的演變歷程,波瀾壯闊而又驚心動魄。技術發展轉折之處,便是人類群星閃耀之時。一代又一代的先驅們前赴后繼,帶著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探索之欲,勇敢而又謹慎地不斷嘗試、發現和完善,竭盡全力去克服困難、戰勝疾病。
人類囿于時代的局限,但總有一些人能撥開云霧,走向未來。
參考資料
1. 吳階平,吳階平泌尿外科學,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
2. 葉章群等,泌尿系結石,人民衛生出版社,2012年1月
3. 呂建林等,中世紀前對尿石癥的認識簡史,中華醫史雜志2014年1月第44卷第1期
4. 莉迪亞.康等,荒誕醫學史,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,2018年9月
- END -